單身萬歲!單身讓人成為更好的伴侶

長期單身者似乎時常得承受來自外界的異樣眼光與壓力,尤其是女性單身者,可能會一直收到「再不找個伴就生不出來了!」之類的提醒、或者遭人在背後譏笑說她是老姑婆(或者恐龍、剩女、拜犬…);男性單身者則可能會被人竊竊私語地指指點點說,他一定是流連於花叢間、還不想定下來(在台灣的話,還可能被說是肥宅魯蛇…)。即便有一天,長期單身者久旱逢甘霖地開始約會,相當多人也會難以啟齒自己感情世界的長年空白。但現在,這種尷尬的處境即將改變了!商業洞察(Business Insider)指出兩項主要原因,說明長期單身者其實才是更好的另一半呢!

圖片來源

獨處時間很重要

學會如何獨處、並瞭解自己,對於發展一段良好關係而言至為關鍵。有些人從青春期純純的愛開始,就是當一段關係結束後,就迅速進入下一段,直至結婚,幾乎沒有所謂的空窗期。那他們是因為愛上對方所以跟對方在一起呢?還是只是不知道如何獨處而已?對於長期單身者而言,對於沒有噓寒問暖、情話綿綿的訊息或來電的生活,早就習以為常(因為懂得與習慣獨處)。在人生中的低潮期單身的話,還能「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增益其所不能」地使這個人更強壯。

而且與其跟依賴性重的公主或媽寶交往,跟一位能生活獨立自理的人在一起,不是更好嗎?如果你的另一半是感情生活鮮少間斷的人,當你跟他/她說假日要跟朋友出去所以不能約會時,他/她可能會崩潰。長期處於單身的人才能明白照顧好自己的重要性,因為快樂是構築於自己而非別人身上。

單身是一種選擇

分手後的療傷總是需要時間與練習的。沒有感情空窗期的人,當感情出問題時,很有可能會陷入當局者迷、無法跳脫出來看待整段關係,只能向朋友訴苦尋求慰藉(但朋友的建議也未必聽得進去),因此可能無法從每段失敗的關係中汲取錯誤經驗並調整自己。然而,當長期單身者有天戀愛了,你會知道那是他們的選擇,他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當感情出問題時,也較有能力自己沉澱與處理。

有些人選擇談戀愛、進入一段關係,是因為需要被愛,而有些人則是擇善固執,在出現適合的人之前,寧願一個人生活。不同的心態也使得關係發展與處理方向殊途。哈芬登郵報專欄也指出,在關係中還能保有自己的生活,才是讓一段關係健康長久的根本之道。

資料來源:

Long-term singles make perfect partners.“, Business Insider Deutschland.

If You Want a Healthy Relationship, Get a Life!“, The Huffington Post.

你累了嗎?恢復腦力的5大活動

塵務經心的繁忙生活使人容易感到身心俱疲。身體的勞累能藉由運動、睡眠等休息方式修復,那枯竭的腦力如何能重獲活力泉源呢?英國肯特大學(University of Kent)教師威珀.克里根萊德(Vybarr Cregan-Reid)便根據科學研究結果,提出5大恢復腦力的活動:

第5名:打電動

適用於喜歡打電動的人。打電動所獲得的刺激與樂趣,雖然有助於強化特定的神經傳導過程,然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些刺激與樂趣也可能使精神愈趨耗弱。此乃因我們聚焦於一件事情上的時候(例如打電動),這樣的專注力也像我們的肌肉般,用久了也會疲乏。所以打電動還是適度就好。

第4名:閱讀&看電視

走入書中的世界或看電視節目,除了需一定專注力以掌握內容之外、也還需要部份心力忽略外界干擾(人們的喧嘩、兒童的哭鬧、或汽機車引擎聲等等),所以,雖然閱讀與電視兼具娛樂與教育的功能,但恢復腦力的成效仍然有限。

第3名:競技運動

我們都知道「運動最補」,在此克里根萊德推薦的是有競爭成分在其中的競技運動。心理學家指出,如果我們宅在家裡無所事事,卻感到焦慮與壓力,此乃因這些壓力訊息自淋巴系統傳遞至我們的心理資源。而競爭類型的運動(如網球),需專注協調四肢活動,所以大腦前運動皮質區需要能量,因此傷春悲秋情懷的能量資源受到競爭,作威作福的程度也就被削弱了。競技運動也需要專注力,但我們未必會感到精神耗弱。此乃因運動時血液中充滿有正向作用的神經傳導物質、且運動還能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

第2名:散步

近年來,環境心理學研究指出,浸淫於綠化環境有助於身心放鬆。相關研究如室內環境放置植栽之作用、到綠化環境如何降低犯罪率等等,其中也包括走入大自然能降低血壓等研究結果。環境心理學家在2008年的一場實驗中,研究在都會與鄉村地區散步成效之差異,結果顯示,在綠意盎然環境中散布的受試者,腦力恢復效率較佳、且隨後也能處理更為複雜的認知任務。除此之外,即便是只讓受試者看自然環境的圖片,結果也是一樣的(看較多自然環境圖片的受試者,隨後的認知試驗表現較佳)。

第1名:慢跑

李小龍說慢跑乃「運動之王者」,由科學角度審視,此言不假。因為(戶外)慢跑兼具了散步與競技運動的益處。除此之外,大腦的前額葉皮質區(與憂鬱症、芻思、精神疾病有關)功能低下時,意味著腦力也低落中。而研究指出,持續慢跑有助於改善大腦的暫時性額葉功能低落的情形。所以,試著在戶外環境持續慢跑(大約1個小時)不僅有助於腦力恢復、釋放壓力、還能獲得內心的平靜。因此克里根萊德將腦力恢復成效第1名頒給了慢跑(特別是指戶外慢跑)。

圖片來源

資料來源:

Five ways to reboot your brain this summer.“, The Conversation.

 

芬蘭就業市場低迷、新政策更雪上加霜

據統計,至2016年10月底止,已有328,900名失業者,雖然較2015年減少約8,700名,但其中卻有逾1/3是長期失業者。除此之外,2016年統計有122,700名長期失業者,較2015年增加9,600名。這項數據顯示政府的就業輔導系統似乎失靈、或效率不彰。雖然政府布告欄的徵才訊息高達76,400則,但顯然雇主與求職者缺乏有效橋梁、使得他們始終無法找到適合的彼此。

圖片來源

雪上加霜的是,芬蘭勞動部甫於2016年5月宣布讓人一頭霧水的新失業方案,甚至勞動部本身在記者會上也說不清楚這項方案的變革意義為何。日後,前往勞動部尋求就業輔的失業者,在無適合職缺的情形下,如果被轉介了與自己專長無關的工作,仍得接受並申請。此外,失業者也必須參加輔導課程,即便相關課程未必受用。

雖然勞動部聲稱,此舉是為了編纂更明確的規範,以評估對於求職者而言,什麼情形能獲得相匹配的工作機會、什麼情形則否。但此舉不啻將提高相關單位的職權、且執行人員對於求職者的評估可能傾向主觀評斷。這會使得現行的求職系統更加官僚顢頇。

新方案中唯一值得稱許的改變是,日後求職者亦能將失業補助金用於創業基金。失業期間如果其職者有創業想法,可以放手去試、而不用再擔心失業補助金被取消。美中不足的是,這項政策僅限於領取失業補助金的無業者,並不包括在收入中收到補貼的族群,雖然已有收入者如果想創業的話,可能可以堅持較久(因為有收入支撐)。

此項意義不明的方案,堪稱芬蘭政府與現實脫節的「何不食肉糜」最佳例證。強制求職者接受任何被提供的工作,著實體現政府病急亂投醫、對於專業教育與訓練的毫不在乎。與其提供相關福利,倒不如擴大提供教育與訓練的補助,讓有需要的求職者能進修專業技能。但現行系統中的教育補助,核發與否往往取決於個別的政府人員,由他們主觀的評斷,決定是否核發。

事實上,想要改善居高不下的失業率,除了改變就業市場之外,更重要的是教育,藉由教育使人得以習得具勞動競爭力的專長,才是釜底抽薪之道。畢竟在失業率居高不下的今日,求職者想在芬蘭找到工作,不僅僅得依靠公司行號在政府布告欄發布的徵才訊息、更重要的是依靠自身的專長與技能,才能在眾多求職者中脫穎而出。而且對於藝術相關背景的求職者而言,上述的政府評估也未必適用。

似乎政府只想美化失業率的帳面數字、所以才要勉強失業求職者接受與自身專長無關的工作機會,但此舉只是治標不治本,對於長期失業者、以及經濟困窘的中低收入者而言,此舉無法協助他們在社會上立足。想要改善就業環境,應該要相信人民(相信藉由培養個人專業技能,最終能協助求職者獲得長期就業的機會)、而非端出玩弄數字的把戲。

資料來源:

Palta worried about labour market inefficiency.“, Helsinki Times.

The Government’s New Employment Policies Add Bureaucracy and Obstacles for Jobseekers, by Outi Alanko-Kahiluoto (Greens).“, Finland Politics.

芬蘭的外籍求職者處境將愈趨嚴峻

芬蘭南芬蘭省的新地(Uusimaa)行政區人口稠密,但失業率也居高不下,尤其是居住於此的移民。據統計,截至2016年10月底,已逾16,000名移民失業中,達此區移民人口數的26.9%。同時,整個行政區的失業率僅為11%(全芬蘭則約為7.8%),其間差異相當懸殊。

克里夫(化名)在芬蘭主修跨文化的社會工作,自2012年畢業後,就職之路始終坎坷多舛,迄今仍未找到適合他專業背景的正式工作。克里夫表示,雖然他盡力配合政府安排的協助,但這過程真教人受挫。舉例來說,負責他的失業職缺媒介的工作人員,竟然要他申請與他資格不相符的工作,像是需要教師證的幼兒園教師。當他聯繫雇主時,幼兒園表示該職缺尚須符合另外四項資格,意味著克里夫幾乎不用妄想獲得此份工作。

克里夫隨即聯繫TE(勞動辦公室),說明此種工作申請毫無意義可言。然而,當他沒有申請TE所轉介的工作時,他的失業補助金竟然被終止(失業補助金由芬蘭社會保險單位Kela所給付,金額約為稅前700歐元)!

A man entered a TE Office in Helsinki on 23 August, 2016.
圖片來源

新地行政區的首長米加.沙洛(Mika Salo)則表示,一切都是依法辦理。「前往TE尋求就業協助的申請者,依法在3個月內得拒絕申請轉介的職缺,但3個月後,每個人都得乖乖申請他被轉介的職缺。」沙洛如是說。他也坦言,克里夫遇到的情形並非不可能。雖然辦公室通常會確保所提供的職缺適合申請者的背景與所受的訓練,如果申請者認為所收到的轉介職缺與其背景無關,可以聯繫TE辦公室討論,找出雙方對於合適職缺的共識。事實上,TE辦公室的工作人員也面臨著提供職缺的壓力,有時候即便申請者資格不符或毫無專業技能,TE辦公室仍得試圖提供職缺,以求符合規定、依法辦理。

沙洛指出,移民在芬蘭求職時,最常面臨的問題便是語言不通。芬蘭語是移民打開求職康莊大道之鑰。然而即便移民申請者能懂芬蘭語,有些芬蘭雇主對於聘僱外籍人士仍持保留態度。而這只能慢慢地讓芬蘭雇主改變心態了,政府有相關的方案,藉由口碑,讓更多芬蘭雇主知道在職場上外籍員工也是相當好用的。雖然過去20年來,移民求職的情形已有大幅改善,但沙洛也坦言,這仍是一條漫漫長路。

芬蘭於2016年4月宣告一項勞動計畫,將使上述克里夫所遇到的情形更雪上加霜。根據該計畫,尋求TE協助的失業申請者,將不得拒絕所轉介的職缺。除此之外,即將於2017年1月1號試行的小型實驗,無論實驗參與者是否有工作,都會於實驗期間持續提供每月基本生活費,這是否會使得人們對於求職不再積極、意興闌珊,仍有待觀察。

資料來源:

Unemployment continues falling in Finland“, Helsinki Times.

With regional jobless rate at 26%, foreigners still face uphill struggle finding work“, Yle Uutiset.

芬蘭的能源與氣候新政策

芬蘭近日政府釋出了最新的能源與氣候政策藍皮書,其中有三大關鍵:再生能源、運輸工具綠化、與生質燃料的使用。

Auto kytkettynä sähköpistokkeeseen.
圖片來源

道路交通方面,總理尤哈・席比拉(Juha Sipilä)及其團隊將致力於降低運輸工具排放量、並提升再生能源的使用。他們希望在2030年時,逾50%的國內能源使用能來自再生能源、以及至少250,000台電動車、與50,000台天然氣車上路。此項新目標所需的用電,應來自核能、火力、風力、或太陽能發電?便值得探討。

生質燃料方面,芬蘭政府則會提高使用率,由目前的13%提升至30%。生質燃料堪稱雙面刃。一方面有助於氣候與農業、但另一方面對於糧食生產確有災難性的影響:有些國家將農耕地轉為生產生質燃料而非糧食,此舉會導致貧窮國家發生飢荒的風險。

諸多政策制定者相信,以生質燃料取代石化燃料,能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因而能為氣候變遷帶來正面影響。的確,生質燃料作物在生長過程中,由於會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並轉化儲存於其生物質(Biomass)與土壤中,所以能改善溫室氣體排放。除此之外,生質燃料作物的副產物,如蛋白質,還能供作牲畜飼養,因此在這方面又減少了原本生產飼料所需的能源消耗。

然而科學研究顯示,與汽油相較,不同的生質燃料在溫室氣體平衡的效率可能迥異,重點在於製程。有些作物在製程中可能排放比化石燃料還多的溫室氣體。除此之外,生質燃料在不同階段也依然會排放溫室氣體,如耕作、加工、運輸、到最終使用等等。而且在土地使用轉化的過程中,例如將森林或草原改作耕地,此過程也會使原本儲存於土壤中的二氧化碳釋出。因此,在使用生質燃料時,須審慎評估其效益、並規範其製程。

有鑑於此,歐盟亦已制定生質燃料相關的永續發展標準,歐盟委員會並已決議,唯有採用永續方式生產的生質燃料,才能用於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同時對於環境和社會永續發展不帶來負面影響。這些規範的制定尚未方歇,而且只會愈趨嚴謹。為此,芬蘭森林工業聯邦(Finnish Forest Industries Federation)呼籲政府,在能源政策拍板定案前,應採取更周延全面的評估。同時也要求政府「盡其所能地確保歐盟的生物質政策、木材在能量輸出的碳中和、以及森林在吸收碳量上的功能等方面,不會限制永續生質經濟的發展。」

芬蘭的奈斯特石油(Neste Oil)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再生燃料生產商,其在鹿特丹的旗艦精煉廠一年能精煉100萬噸的生質燃料。然而在其家鄉芬蘭,尚無如此規模的再生燃料生產計畫,相當可惜。如果芬蘭政府在發展生質柴油方面是認真的、如果歐盟委員會盡快拍板定案生質燃料對氣候變遷影響的評估、如果奈斯特石油管理階層對於這些政策規範能更靈活應對,也許奈斯特石油有望在芬蘭發展大型的生質燃料相關專案。而上述假設若都無法實現的話,芬蘭政府的此項新政策實行後,也許芬蘭日後只得進口生質燃料而非自給自足了。

資料來源:

Govt bets on electric cars, more renewables in new energy and climate strategy“, Yle Uutiset.

Is Finland’s government new energy and climate policy safe and sound?“, Finland Politics.

Biofuels“, European Commission.

行為科學於第四次工業革命中的角色

蒸汽機的發明開啟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工業革命、電氣化與大規模生產則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核心變革;第三次工業革命則讓IT產業的電腦電子產物徹底改變整個世界。而今,隨著諸多領域的技術進步,像是AI人工智慧、物聯網、生物技術、與奈米技術等等,使得結合電腦運算領域、感測器、與致動器等地整合控制系統-網宇實體系統(Cyber-Physical System,CPS)開啟了第四次工業革命。

關於第四次工業革命,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克勞斯.施瓦布(Klaus Schwab)認為,最貼切的比喻是一種「心理模型」。然而,由CPS開啟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應該是要能用於正確的目的的整體系統、而非僅止是漫無目的的手段與未經整合的技術。工業革命的結果應該要能幫助企業、政府、與社會在技術帶來的劇變中靈活應變,所以,我們應優先考慮商業、社會、與政治所受到的影響、並希冀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正面影響,能雨露均霑地使所有人受惠、而非特定人寡占的好處。關於這方面,哈佛甘迺迪政府學院(Harvard Kennedy School)教授伊里斯.波涅特(Iris Bohnet)認為,在這工業革命浪潮中引進行為科學,將有助於實踐政策制定中的公平性與包容性。

Iris Bohnet 圖片

行為科學(Behaviour Science)源自1920-1930年代,今已發展為跨領域的學科,以科學方法諸如心理學與人類學等知識研究方法,研究人類的行為。行為科學的發展有其政治、經濟、與文化背景,研究的對象也相當廣泛,包括思維模式、消費者行為、經營管理、社會文化變遷、國際關係、政策制定等。

以教育為例,波涅特指出,科技進步將會改變技能學習的需求。而行為科學能協助教育學習更有效率(例如愈來愈多學童開始學習寫程式語言、或者將平板電腦引進教學資源中)。除此之外,在醫療衛生方面,如何讓患者按時服藥、以及在消費者經濟方面,如何讓消費者對於信用、利率等更有概念等等,都是行為科學能導入之處。然而,行為科學是否也能在巨觀(Macro)問題中有所建設,像是如何降低失業率、如何改善通貨膨脹、或者是如何避免經濟危機?仍是未可知。

而在商業領域中,波涅特指出,透過行為科學,負責人力資源的單位,可以設計更完善的人力評估工具、並且更有效、也更為公開透明。波涅特並期望,在第四次工業革命後,所有的組織,不分規模大小,都能透過行為科學,改善人力招聘與管理的方式、確保員工的能力能充分施展。誠如施瓦布所言,第四次工業革命與其所伴隨而來的系統性變遷,將會使未來更強調合作與參與。我們需要更敏捷迅速地解決新問題、為企業提供明朗的經營管理環境、強化社會的信心、讓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正面影響能更全面地實踐公平與包容。

資料來源:

Klaus Schwab,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what it means, how to respond“, World Economic Forum.

Iris Bohnet, “What is behavioural science, and how is it going to change your life?“, World Economic Forum.

行為科學“,MBA智庫百科

本真性悖論(Authenticity Paradox)的解決之道:ARC領導力

不僅止於商業活動,在職場上,領導人也面臨了真誠(本真性,Autheticity)困境。英士國際商學院(INSEAD)教授埃米尼亞·伊巴拉(Herminia Ibarra)於哈佛商業評論的「真誠,沒那簡單(Autheticity Paradox)」(大陸譯作:『變色龍』領導,才是好領導?)一文中便探討此情形。

所謂「忠於自我(True self)」的真誠,時常使領導人進退維谷。主要原因有三:

困境1.

今日的商業環境需要我們更頻繁大膽地進行決策,而「自我」便是在商業生存遊戲裡,協助我們導航找到方向的指南針。但如果我們想要改變遊戲規則時,卻有可能囿於這不變的「自我」,而窒礙難行。

困境2.

在全球商業活動中,組織裡共事的夥伴來自不同背景,彼此間也許並不共享約定俗成的文化規範、以及「應當」如何進退合宜。因此,我們得自行摸索如何展現「應有」的舉措、同時還得想辦法揮灑自如並保有自我的真誠。

困境3.

「本真性」在今日世界中堪謂無所不在,從各式人際關係到社群媒體皆然。如何呈現自我-不僅是執行、而是展現我們這個「人」的特質,對於組織領導而言至為關鍵。然而此種外顯的特質卻可能與我們內在感知的「自我」相悖。

伊巴拉指出,當我們視「本真性」為一種與生俱來的自我本性時,在承擔挑戰與任務時便會面臨麻煩,因為人是會自過往經驗中學習與改變的。跳脫舒適圈、嘗試不同的領導風格與行為,有助於我們超越此困境。領導人應嘗試將內在想法付諸實行、在過程中找出對於自身與組織都最適合的領導風格。然而,這樣嘗試與調整的過程卻因為可能有違本性,而使我們覺得彆扭、無所適從(誠如困境3.所述,外顯與內在的「自我」可能並不一致、甚至相衝突)。

理查·波士頓(Richard Boston)在其著作「ARC領導力(ARC Leadership)」一書中,則建議回歸本質來探討。想要在組織中建立靈活的自我認知,除了「本真性」之外,「責任,Responsibility」與「勇氣,Courageous」此二項本質亦同要重要。

ARC Leadership: from surviving to thriving in a complex world by [Boston, Richard]
ARC Leadership 圖片來源
他指出,人們的自我認知是隨著經驗而演進的。有了「責任」與「勇氣」的挹注,個人的「本真性」便能免於受「『現狀』的我是誰」的補償心態所苦、並且更坦然地迎接自我認知的改變、進而為個人、團隊、甚至整個組織樹立新典範。例如從技術職轉任管理職、或者從後端服務轉任前端銷售時,ARC領導能使我們的心態免於畫地自限(擔心自己無法勝任)。

除此之外,波士頓認為,本真性困境往往是真誠與責任之間的拉鋸所產生。例如,做出對相關人士(團隊或利害關係者)有利的舉措,可能使我們覺得有悖真我,然而基於對他們負責的出發點,卻使我們不得不有「違心之舉」。這便是真誠與責任之間的拉鋸。其實我們並不需要二選一,重點是整合。找出真誠且亦能負責任的方式,便能將領導人自此困境泥淖中開脫。

職場中的領導人需要與時俱進地調整與成長。「成長」不僅與「本真性」乃相輔相成、也還需要勇氣。唯有具備真正的自知之明.才能同時做到既「真誠」又「負責任」,在決策時跳脫自我的觀點,從更宏觀的角度看待整件事情-諸如社會文化需求、物質層面、與經濟本質等。因此,領導人如能整合「ARC領導力」-真誠負責勇敢,將能在內心產生拉鋸或衝突時,找出解決之道,將此困境轉化為自我與組織成長的新契機。

資料來源:

Herminia Ibarra, “The Authenticity Paradox“,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15.

Richard Boston, “ARC Leadership: Resolving the “Authenticity Paradox"“.

 

本真性悖論(Authenticity Paradox)

約莫20-30年前,所謂的「本真性(Authenticity)」開始被應用於商業活動中,迄今已堪稱氾濫成災。致力於探討本真性的史丹佛商學院教授格倫·R·卡羅爾(Glen R. Carroll)指出,面對氾濫的本真性,「認真,就輸了!」

sgsb-0618-glenn_carrollrt
Prof. Carroll 圖片來源

人們希冀所謂的「本真性」,部分源自我們在輿輦雜沓的社會中,希望自己能獨樹一格、與眾不同的渴求。諷刺的是,在商業活動中,無論是上餐廳、或者是購買日常用品,這種尋求獨特的渴求,往往能由每個人的社會階層、出身背景之類資訊所預測,(所以商家能據此作出調整、訴諸其客群,換言之,每個人的渴求因而不再獨特了)。

卡羅爾指出,將「本真性」商業化其實相當衝突且矛盾,因為真誠不該是策略性地演繹、而該是與真實的認同理念以及基本價值觀具有一致性的行為。「本真性」展現的是你這個人是誰(Who you are & what you are),也就是開誠布公地呈現你真實的自我認同。如果將「本真性」視為一種人格特質的話,真正真誠的人並不會特別著墨於此。所以,如果有人/商家對此大吹大擂,則這種特質實則仍待商榷,(因此才說,認真的話就輸了)。

一如奧地利裔英國籍哲學家路德維希·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1889-1951)在「文化與價值(Culture and Value)」一書中所述,僅有已經身處於「真實」裡的人才有資格談論之,而非活在謊言世界裡、目光偶爾瞥向真實的人。

如果我們認為一個人是真誠的(展現其本真性),通常我們會說:「這個人看待事物自有見解、依據自己的道德信仰為自己的人生做決定、不受社會的約定俗成所束縛。他獨立思考、融會貫通。他無庸置疑地是真誠的獨立個體。」即便我們不喜歡那個人,也無法否定其本真性(例如言行饒富爭議的2016美國總統大選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

而今,道德本真性亦存在於企業的基本價值觀裡。當企業或品牌在說故事(內容行銷)時,重點是開誠布公、而非選擇性地保留。內容行銷的故事最好真有其事、且你所做一如你所述。欺瞞或矯飾的故事基本上是玩火自焚,一旦實情遭揭穿,群眾的力量星火燎原,會使你自食惡果。

因此,企業或品牌在說故事之前,確保誠實至上。同時,坦然接受不是人人都會喜歡你的故事、並祈禱喜歡你的故事的族群,能深受你的故事吸引。如此,商品/服務便與你的客群建立了連結。且因為你的故事真實且獨特,其他同業無法仿效,企業/品牌在商業活動中的終極策略位置於斯建立與鞏固。

資料來源:

Steve Hawk, “Authenticity’s Paradox: If You Flaunt It, You Lose It“. 23.8.2016

Ludwig Wittgenstein, “Culture and Va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