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的外籍求職者處境將愈趨嚴峻

芬蘭南芬蘭省的新地(Uusimaa)行政區人口稠密,但失業率也居高不下,尤其是居住於此的移民。據統計,截至2016年10月底,已逾16,000名移民失業中,達此區移民人口數的26.9%。同時,整個行政區的失業率僅為11%(全芬蘭則約為7.8%),其間差異相當懸殊。

克里夫(化名)在芬蘭主修跨文化的社會工作,自2012年畢業後,就職之路始終坎坷多舛,迄今仍未找到適合他專業背景的正式工作。克里夫表示,雖然他盡力配合政府安排的協助,但這過程真教人受挫。舉例來說,負責他的失業職缺媒介的工作人員,竟然要他申請與他資格不相符的工作,像是需要教師證的幼兒園教師。當他聯繫雇主時,幼兒園表示該職缺尚須符合另外四項資格,意味著克里夫幾乎不用妄想獲得此份工作。

克里夫隨即聯繫TE(勞動辦公室),說明此種工作申請毫無意義可言。然而,當他沒有申請TE所轉介的工作時,他的失業補助金竟然被終止(失業補助金由芬蘭社會保險單位Kela所給付,金額約為稅前700歐元)!

A man entered a TE Office in Helsinki on 23 August, 2016.
圖片來源

新地行政區的首長米加.沙洛(Mika Salo)則表示,一切都是依法辦理。「前往TE尋求就業協助的申請者,依法在3個月內得拒絕申請轉介的職缺,但3個月後,每個人都得乖乖申請他被轉介的職缺。」沙洛如是說。他也坦言,克里夫遇到的情形並非不可能。雖然辦公室通常會確保所提供的職缺適合申請者的背景與所受的訓練,如果申請者認為所收到的轉介職缺與其背景無關,可以聯繫TE辦公室討論,找出雙方對於合適職缺的共識。事實上,TE辦公室的工作人員也面臨著提供職缺的壓力,有時候即便申請者資格不符或毫無專業技能,TE辦公室仍得試圖提供職缺,以求符合規定、依法辦理。

沙洛指出,移民在芬蘭求職時,最常面臨的問題便是語言不通。芬蘭語是移民打開求職康莊大道之鑰。然而即便移民申請者能懂芬蘭語,有些芬蘭雇主對於聘僱外籍人士仍持保留態度。而這只能慢慢地讓芬蘭雇主改變心態了,政府有相關的方案,藉由口碑,讓更多芬蘭雇主知道在職場上外籍員工也是相當好用的。雖然過去20年來,移民求職的情形已有大幅改善,但沙洛也坦言,這仍是一條漫漫長路。

芬蘭於2016年4月宣告一項勞動計畫,將使上述克里夫所遇到的情形更雪上加霜。根據該計畫,尋求TE協助的失業申請者,將不得拒絕所轉介的職缺。除此之外,即將於2017年1月1號試行的小型實驗,無論實驗參與者是否有工作,都會於實驗期間持續提供每月基本生活費,這是否會使得人們對於求職不再積極、意興闌珊,仍有待觀察。

資料來源:

Unemployment continues falling in Finland“, Helsinki Times.

With regional jobless rate at 26%, foreigners still face uphill struggle finding work“, Yle Uutiset.

發表留言